近日,在宁德市三沙湾官井洋鸡公山海域,一场以“养护水生生物 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增殖放流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仓山监狱民警化身生态志愿者,与驻监检察官、书记员以及宁德市海洋与渔业局领导、渔民代表等近百位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于此,共同将5万尾大黄鱼鱼苗缓缓投放海中。
“普法是守护蓝湾的‘前哨站’。”作为法治文明的传播者和生态建设的践行者,仓山监狱民警长期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与实践。在“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放鱼日”到来之前,民警们便深入梳理渔业法、环境保护法等法规要点,在行政区LED大屏、智融屏、宣传栏开展环保宣传,同时在狱内深入开展罪犯法治教育,深刻阐释增殖放流对于修复海洋生态系统的关键意义,引导罪犯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强化守护环境的责任担当。
“我们不仅要传播法律知识,更要让生态保护意识渗透到每一个环节。”刑执科科长赵国强表示。监狱创新性地将此次活动与恢复性司法理念深度融合,为罪犯提供修复社会关系、弥补生态损害的实践路径,鼓励罪犯通过自愿参与公益募捐支持增殖放流等方式,身体力行地补偿过失,积极履行对环境的修复义务。
在民警的感召和组织下,部分罪犯表达了参与生态修复的意愿,希望民警能代其将购买的鱼苗放流大海。最终共筹集善款2300元,民警代为将善款转化为鱼苗放流。
参与放流期间,民警们积极与有关部门对接,提前抵达活动现场,现场观摩大黄鱼养殖基地,了解投放须知,确保每一条鱼苗都能“平安回家”。本次放流共计投放鱼苗130条,当最后一尾鱼苗跃入深蓝,海面上泛起的涟漪为仓山监狱的“志愿日志”又添上新的一笔。
下一步,仓山监狱将以此活动为新契机,不断提升普法宣传教育精度和广度,拓展监狱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的渠道和方法,以系列志愿行动,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坚实的法治力量。
来源 | 仓山监狱
作者 | 胡志勇 游奕川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