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苑 | 铁门开合间的生命功课
来源:福建省监狱管理局 时间:2025-06-23 10:45

  凌晨一点,手电光柱扫过监舍铁窗,我下意识数了数铺位上的隆起。这是我在监狱基层的第十个年头,制服左胸的警号已被磨得发亮。从青涩的大学毕业生到如今的监区管教骨干,那些镌刻在值班日志里的晨昏,让我读懂了藏蓝警服里包裹的滚烫人生。作为新时代监狱人民警察,我们既是社会安宁的守护者,更是人性复苏的摆渡者。那些在高墙内外流动的悲欢,终将在法治与人性的交织中,蕴成让迷途者重生的光。

  站在监区走廊的尽头,透过铁栅栏望向整齐排列的监舍,我时常会想起第一次穿上警服时的那份悸动。那时的我,怀揣着对正义的朴素向往,以“初生牛犊”的勇气,投身到罪犯改造一线。十年过去了,警衔上的“星杠”增加了,制服被洗得发白了。当初那个青涩的大学毕业生,已在日复一日的巡查、谈话、处突中,逐渐理解了这身藏蓝制服所承载的重量。

  基层监狱民警的工作从不像影视剧中那般惊心动魄。我们的日常被分割成无数琐碎却至关重要的片段:每天早上六点,确保每名罪犯按时起床;用餐时维持秩序,防止因琐事引发的冲突;组织技能教育时既要手把手教,又要观察每个人的情绪变化;夜晚巡查时,要在昏暗灯光下捕捉异常声响……这些看似机械的重复,实则是监管安全的基石。

  与罪犯的相处之道,是这份工作最精微的艺术。他们不是标签化的“罪犯”,而是各有故事、性格迥异的个体。十年光阴,我从惧怕夜间值班的新手,成长为能从容应对突发事件的管教骨干。最大的转变是对“改造”二字的理解——它不仅指向罪犯,同样作用于我们这些执法者。在这个特殊职场里,我学会了在严格执法中保持悲悯,在捍卫规则时不失温度,因为每个“刺头”背后,都可能藏着未被倾听的伤痛。

  铁门开合的声音依旧每天响起,但我知道,这里正发生着无数细微的改变,许许多多的重生故事正在书写,而我们正是这些故事的见证人与参与者。这份职业给予我的,远比我为它付出的更多——藏蓝之下,不仅是责任,更是一门值得终身修炼的生命功课。

来源 | 福清监狱

作者 | 陈祖栋 陆建龙 王炜炯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