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传承不能断,今天我跟你拼了!”
“别激动别激动,先把花瓶放下,这是剧本……”
“同志,别走啊同志!”
“别哭了别哭了,都过去了……”
这一幕幕充满戏剧张力的场景,并非发生在影视片场,而是洛江监狱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精心策划的沉浸式“红色剧本杀”活动现场。面对年轻民警占比高、思维活跃的特点,洛江监狱创新引入深受青年人喜爱的“剧本杀”形式,选择《1921觉醒年代》红色主题剧本,通过角色扮演、逻辑推理和团队协作,让参与者深度“穿越”回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在极具代入感的体验中感悟红色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一堂党课,点燃历史星火
在聚焦中共一大历史的专题辅导课上,仰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孙海英生动的讲述,将大家带回1921年那个决定中国命运的夏天。从“石库门”到“南湖红船”,通过回溯波澜壮阔的历史,引导青年民警们思考:如若我们“穿越”到那个年代,能否像革命先烈一般初心如磐、倾其所有?
跨越百年,“新青年”热血依旧
换上长褂,手持报单,一位位日常工作中的改造能手、处突先锋或是业务标兵,此时都根据“角色卡”转换了身份——他们化身为1921年的进步青年、革命志士,甚至是潜伏的暗影,在主持人的专业引导下迅速“入戏”。
“到底是谁走漏了起义的风声?这对革命事业是多大的损失你知道吗!”平时文静随和的狱政管教小李,此时竟是脖子上青筋节节暴起,手握“剧本”站在椅子上大声指责。
还有平日里警体训练出了名的“硬汉”,此时蜷在角落默默“流泪”;积极阳光的“帅小伙”教育管教,因为拿了“反派”剧本,眼神躲躲闪闪,脸上发青发白……
这一刻,抽象的历史变得可触可感,书本上的英雄人物变得立体鲜活,青年民警深刻领悟到早期共产党人为何出发、去向何处,又是怎样一种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膺担当的历史责任感。
重回过去,余音绕梁更显红色传承
“本次《1921觉醒年代》剧本体验结束,欢迎回到2025年。”活动结束后,青年民警们久久沉浸在剧情中,难以平复,手中的剧本似乎仍有余温。那种亲历历史的震撼、对革命先辈的由衷敬佩,以及在危局中做出抉择的艰难体验,深深烙印在每个人心中。
“通过这几个小时的沉浸式体验,我真切地‘成为’了那个时代的青年,感受到他们面临生死抉择时的心境。”握着手里的角色卡,民警感慨万千,“这比书本上的文字要震撼得多。”
以“红色剧本杀”作为“七一”献礼的重要一环,是洛江监狱党史学习教育一次突破传统、拥抱青年兴趣点的成功尝试。通过将严肃的党史学习教育与生动的互动形式相结合,极大提升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进一步激发青年党员民警在新时代监狱工作中传承红色基因、忠诚履职担当的内生动力。
来源 | 洛江监狱
作者 | 谢奇 王永伟 庄力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