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声 | 鸣琴而治,弹奏着关于救赎与新生的乐章……
来源:福建省监狱管理局 时间:2025-07-11 11:04

  “大家好,我是小骆,今天带大家学习《海阔天空》的和弦指法……”夜色渐浓时,在某社交平台的直播间里,指尖在吉他弦上跳跃的年轻人神情专注,身后的简易背景灯映着“吉他教学”字样。

  谁曾想,如今在直播间拨动琴弦收获数千粉丝喝彩的音乐主播骆某,曾是宁德监狱“音愈工作室”里那个低头擦拭吉他的罪犯。十二年前,他因抢劫罪被判入狱,漫长的刑期曾让他陷入焦虑的泥沼,而一把吉他、一串音符,最终为他劈开重获新生的裂缝。

  2019年,刚调入一分监区的骆某面对漫长刑期,整日沉默寡言,甚至对减刑改造失去信心。“他总坐在角落,眼神里全是茫然。”时任分监区长的范永城回忆,当时一监区正试点探索“艺术矫治”模式,他试着将一把旧吉他递给骆某:“试试吧,音乐能让心安静下来。”起初,琴弦勒进指腹的刺痛让骆某频频皱眉,但当第一个不成调的音符响起时,他忽然发现,专注于琴弦的震颤能驱散内心的迷茫。从C大调到G和弦,从《送别》到《世界第一等》,一回到监舍,他就刻苦练习,茧子磨破了又长,琴谱翻得卷了边。

  2023年,宁德监狱“音愈工作室”正式成立,凭借扎实的吉他功底,骆某成为首批工作室乐队成员,并兼任吉他教师。在工作室的舞台上,他第一次抱着吉他,面对数百名罪犯弹唱《海阔天空》,当唱到“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时,台下的掌声让他红了眼眶,这是他入狱以来第一次感受到被认可的重量。

  当工作室面向全监招收吉他学员时,骆某主动担任“音乐教员”,用所学音乐知识教授新“学员”——他用节拍器校准节奏,拿简谱本抄录和弦指法。“老张总说自己手指笨,我就教他从《送别》开始练分解和弦。”他记得,罪犯张某第一次完整弹出旋律时,眼里跃动的光亮。在音乐的浸润下,骆某的改造表现日益突出,先后四次获得减刑机会。

  2024年,恰逢一监区试点创办“志存山海”创业培训班,临近刑释的骆某毫不犹豫地报名,课程内容深入浅出,由“民警讲师团”向罪犯开展系统教学,为他们铺就回归社会的创业基石。针对骆某的技能和性格特点,民警经过分析研判,为其定制“一人一策”创业帮扶方案,建议刑释后可投身直播带货领域。从此,骆某更加忙碌了,一有时间他就在分监区图书角学习知识。

  2024年,骆某携着音乐梦与创业梦走出高墙,以直播教学带货的方式开启新生篇章。“一开始很辛苦,直播间人数寥寥无几,人气需要慢慢积攒,短期内比较难变现。”骆某回忆道,他白天在工厂打零工,晚上准时开启直播。镜头前,他会细致讲解吉他选购技巧,分享乐理知识,弹唱家乡民谣……渐渐地,骆某的直播间成了小有名气的“音乐角”,有人从他的故事里看到了改变的可能,有人跟着他学会了第一首歌。而这一切,正是宁德监狱“音愈工作室”以文化人、以艺塑魂的生动缩影。据统计,“音愈工作室”成立三年以来,累计开展音乐教学180余课时,数百名罪犯通过乐器学习重塑自信,改造表现显著转好。

  从监内的音乐课堂到狱外的直播舞台,骆某的故事印证了“艺术矫治+创新创业”模式的实践成效。该模式不仅让罪犯在旋律中学会与自己和解,更让他们在重获自由后,能以热爱为帆,驶向充满希望的彼岸。

  这把曾在狱内奏响的吉他,如今正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弹奏着关于救赎与新生的乐章……

来源 | 宁德监狱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