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龙岩市总工会“百年风华 匠心筑梦”流行歌曲决赛现场,一首《万里长城永不倒》点燃了全场观众的爱国之情。台上,身着藏蓝警服的龙岩监狱民警戴智猛,正在以铿锵歌声勾勒“退伍不褪色、从警守初心”的人生轨迹。
军旅淬炼
橄榄绿里种下音乐火种
2003年,戴智猛投身军营。这段“橄榄绿”的生涯不仅锻造出他钢铁般的意志,更点燃了他的音乐梦想。清晨五点的操场边,他早起练习气息,露水在睫毛上凝成珍珠;熄灯号响后,他借着微光研究简谱,纸张被翻得发毛。为了攻克《当那一天来临》的高音区,他在单杠训练后不顾一身疲惫,在腰间绑上沙袋练声,摸索丹田发声的窍门,喉结震动间,颗颗汗珠顺着下巴滴落……
“军营生涯是最好的音乐课。”他回忆起第一次在全师晚会上独唱的场景——当唱到“为了国家安宁,我们紧握手中枪”时,台下战友们的掌声如潮水一般涌进他的胸膛。每一个音符都是热血沸腾,每一次发声都是铿锵有力,那些在月光下与军歌为伴的夜晚,是一名军人对党的忠诚告白,也埋下了“以乐铸魂”的艺术火种。
警营坚守
藏青蓝下续写热爱篇章
“橄榄绿”守护的是国门,“藏青蓝”守护的是平安。2011年,戴智猛转业到龙岩监狱工作。当警服上的警徽取代肩章上的五角星,他在日记中写下:“歌声不应止于舞台,更应成为照亮迷失灵魂的火把。”他的办公桌上,《犯罪心理学》与《声乐教程》并排而立。监区文艺活动中,他主动担任指挥员;监狱合唱比赛里,他熬夜编排和声;甚至在备勤室,他也常常弹唱《少年壮志不言愁》,用音乐缓解大家的工作压力。
灵魂摆渡
用音符搭建希望之桥
“音乐不只是业余爱好,更是另一种‘改造武器’。”戴智猛抱着这样的信念,把对音乐的专注与热爱融入管教工作。当得知罪犯黄某因创作低俗歌曲被批评时,他没有简单说教,而是带着吉他走进谈话室:“听说你会写词?来,咱们试试写首正能量的。”琴弦拨动间,黄某眼中的抵触逐渐化作专注。三个月后,一首《新生之路》的弹唱视频在监区教育课上播放,台下掌声雷动。
“音乐是打开心门的钥匙。”面对沉默寡言、抗拒改造的刘某,戴智猛用一首《平凡之路》,搭建沟通桥梁。三个月后,这个曾以拳头丈量世界的混沌青年,在监区晚会上抱着吉他深情演唱,悠扬婉转的歌声流淌着对新生的渴望。
他是用歌声传递家国情怀的“文艺轻骑兵”,他是用音乐修复灵魂裂痕的“特殊园丁”。从军营到警营,从“橄榄绿”到“藏青蓝”,戴智猛的“双面人生”里始终跳动着同一颗赤子之心。
来源 | 龙岩监狱
作者 | 黄云龙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