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夷山监狱医院立足罪犯改造需求,针对罪犯就医过程中暴露出的身心双重健康问题,创新构建“五个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通过心理干预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从“心治”到“身愈”的特色改造路径。
心理评估+疾病诊疗,双管齐下破难题
建立“入院必评、定期复评、动态跟踪”的心理评估机制,对新入监罪犯开展标准化测评,将心理评估纳入医疗档案管理,并对筛查出中重度心理问题罪犯,及时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针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罪犯,同步开展心理疏导,组织医护人员进行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有效缓解其焦虑情绪。
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因材施教育新生
组建由专业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师构成的攻坚团队,对重点罪犯实施“一对一”心理干预。创新开展“心灵对话”活动,如针对暴力型罪犯开设情绪管理工作坊,为职务犯罪罪犯设计社会适应训练项目,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形式,帮助罪犯掌握情绪调节技巧。
文化矫治+艺术疗愈,以文化人润心田
深度挖掘武夷山本土的茶文化、朱子文化精神内涵,将“和静怡真”的茶道哲学与“朱子理学”思想融入罪犯心理健康教育。开设书法绘画辅助治疗,引导罪犯以笔墨为媒介,实现心理疏导与人文素养提升的双重效果。
社会支持+亲情帮教,内外联动解心结
实施“社会支持网络构建计划”,针对家庭变故罪犯,与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建立协作机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有效缓解罪犯心理压力。
医疗保障+健康管理,全面守护身心康
推行“心理-生理”一体化健康管理模式,建立重点病犯“一人一档”,由专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联合制定诊疗方案。开展“健康生活月”活动,组织实施健康有益的身心锻炼、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健康促进项目,预防罪犯因心理问题出现躯体化症状。
下一步,武夷山监狱医院将持续深化医教协同模式,积极探索智慧化心理矫治平台建设,加强与地方医院合作,建立远程医疗会诊机制,完善心理矫治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专业化矫治队伍。通过构建更加科学、系统、人性化的身心同治模式,为新时期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提供更多实践智慧。
来源 | 武夷山监狱
作者 | 陈玄智 陈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