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江畔,十万尾鱼苗被增殖放流!
来源:福建省监狱管理局 时间:2025-07-24 10:11

  为探索罪犯教育改造与社会责任实践的融合路径,近日,福清监狱、仓山监狱、闽江监狱、女子监狱、福州监狱、未管所等监狱单位联合福建省海洋生态文明促进会、福州市鼓山地区人民检察院等部门,在乌龙江畔举办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增殖放流公益活动。活动所投放的约十万尾鱼苗经费,全部源于六所监狱罪犯自愿捐赠的劳动改造所得。

  从关注自身改造到心系社会公益,这场跨越高墙的生态行动,不仅成为我省监狱系统创新改造工作的生动实践,更书写了生态文明共建的新篇章。

播撒生态理念的种子

  “此刻的你们或许正经历人生特殊阶段,但每一颗向善之心都值得被看见,每一次赎罪与奉献的努力都将照亮未来。”近日,福建省海洋生态文明促进会会长方垂弘走进福清监狱,为罪犯们带来《守护海洋生态,共建美丽家园》专题教育讲座。

  讲座中,触目惊心的生态破坏影像与详实数据,揭示了海洋污染的严峻现状;闽江口生态修复、台湾海峡珊瑚保育等本土案例,诠释了“生态修复永远不晚”的信念。一幅幅对比照,引导罪犯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个体对社会、环境的责任担当和修复义务。当画面定格在垃圾遍布的海域时,台下罪犯陷入沉思——他们既是生态课堂的聆听者,亦是生态修复的参与者。

浇灌知行合一的嫩芽

  讲座结束后,福清监狱联合其余五所监狱共同发起“捐赠增殖放流”倡议,鼓励罪犯们自愿捐献个人劳动所得,用于购买生态鱼苗实施增殖放流。“过去运输海鲜时,时常目睹异国海域垃圾肆虐。那时无力改变,如果现在能尽微薄之力,既是善举也是赎罪。”因走私普通货物罪服刑的何某感慨道。

  或五元,或十元……短短两日内,各监狱数千名罪犯主动响应“捐赠增殖放流”倡议。这些款项寄托着他们渴望弥补过错、践行修复生态社会责任的朴实愿望,更为他们的蜕变重生注入正向力量。

收获重塑新生的果实

  近日,乌龙江畔,一尾尾鲜活的鱼苗跃入水中,让水域生态系统重新焕发生机。本次放流选用规格为1014厘米的优质鲢、鳙鱼苗,由具备资质的鱼苗单位提供,放流前对鱼苗进行训练,提高其放流后的存活率和适应能力。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操作流程,选择缓流区域进行亲水放流,最大限度保障鱼苗成活和对水域生态的修复效果。

  这场特殊的增殖放流活动,将高墙内的生态理论教育与社会责任实践深度结合,有效增强了罪犯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其重拾人生信心、顺利回归社会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来源 | 福清监狱

作者 | 陈立中 陈嘉亮 王炜炯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