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泉州监狱,面对陌生的环境与繁复的挑战,青年民警林安楠心头也曾掠过一丝忐忑。得益于省局和监狱精心实施的“薪火计划”,这株警营新苗很快找到了适合自己成长的土壤。在“严管厚爱”的沃土与“爱拼敢赢”的劲风中,他的藏蓝青春正奋力穿透迷茫,在监管一线淬炼出独特光华。
“薪火计划”个人信息表
姓名:林安楠
毕业院校: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持有资格证书: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证
第一关: 扎根·以“法理”筑基,破学习之困
作为新民警,林安楠深知书本知识与实践的距离。面对罪犯改造中遇到的实际难题,他凭借扎实的法律知识和严谨的逻辑思维,主动求解。当师父传授罪犯谈话精髓时,他同步翻开监狱法,精准定位“教育改造”的法理依据,一边在笔记上记录下师父的“实战锦囊”,一边标注出法条的“规范注解”。这种“双轨学习法”,将感性经验升华为有法可依的清晰路径。
第二关 淬炼·以“法刃”破局,克业务之难
面对分监区罪犯“千人一面”的认知困境,在师父指导下,林安楠开启了“档案+谈话”模式。而法律专业背景,则成为破解难题的加速器。翻阅罪犯档案时,不止于记录事实,更要深入剖析犯罪成因与法律认知的深层偏差。
对于经济类罪犯,特别应关注财产刑执行情况及异常消费行为,精准把握其“金钱观”病灶;当有罪犯咨询减刑政策,并非简单转述,而是要援引刑法具体条款,条分缕析地解读条件与程序,将“法言法语”转化为罪犯听得懂的改造指引……林安楠在工作实际中总结出了一套教育改造技巧。采用“法律精准画像+靶向教育改造”的方法,不仅让他迅速熟悉了包组罪犯,更让罪犯感受到执法专业严谨带来的威信。
第三关 砺锋·以“法魂”定航,拓格局之广
“薪火计划”的轮岗制度,为林安楠提供了“全景式”了解监狱工作的宝贵机会。
当他在狱内110跟班时,迅速掌握了应急处突的流程与讯问笔录制作规范,学到如何运用法律程序固定证据、依法处置的硬功夫。在监区从事教育改造工作时,他的法律专长找到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此外,他经常精心制作教育视频,并首创监区“法律小课堂”,用法律之光照亮罪犯认知盲区,使普法教育直击痛点、务实管用。
轮岗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讲政治、守规矩”是不可逾越的底线,而精通法律、规范执法,则是作为新时代监狱民警的底气与锋芒。
结语:薪火不熄,法耀高墙
从初入监区的忐忑到如今的步履坚定。“我将继续以法律知识为利剑,披荆斩棘破解改造难题,以实干担当为坚盾,忠诚守护一方平安。”他的藏蓝青春,正燃烧在用心用情改造罪犯的征途上,用法律人的智慧与赤诚,为维护监狱安全稳定、提升教育改造质效,贡献一份独具“法”力的优异答卷。
来源 | 泉州监狱
作者 | 陈文育 欧阳旭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