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地旁的高墙“绿洲”:“种”下技能,“收”获希望
来源:福建省监狱管理局 时间:2025-08-01 11:42

  茶树舒展着嫩绿的芽叶,杨梅树挂满紫红的果实,玻璃温室里的石斛花与兰花竞相绽放。盛夏时节,武夷山监狱的新生园艺基地内生机盎然。

  结合武夷山监狱地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的特点,一场以“园艺疗愈 技能赋能”为主题的教育改造活动就此开展。民警带领罪犯通过采茶护树、采摘果实、知识竞赛等实践,在耕耘中体悟人生真谛,在收获中积蓄重生力量。

茶香润心

劳动淬炼职业技能

  “采摘时要捏紧芽叶基部,用巧劲向上提,不能拉扯损伤枝条。”清晨的茶园里,茶专业教师手持茶芽示范讲解。身后的罪犯们仔细观察、模仿练习,并在划定区域内进行采茶实训,渐渐掌握采摘标准。

  自开辟狱内茶园以来,武夷山监狱将茶文化融入改造工作。春茶季过后组织罪犯学习修剪枝条,雨季开展排水防涝,采茶期进行标准化采摘训练。罪犯李某在日记中写到:“以前觉得采茶很简单,亲身实践才知每片茶叶都凝聚着耐心。就像人生,急功近利只会徒劳,脚踏实地才能有所收获。”通过体验茶叶种植、管护、采摘、初制的全过程,罪犯不仅系统掌握了武夷岩茶的基础栽培技术,更直观感受劳动成果的价值。

硕果传情

丰收唤醒生活希望

  依托武夷山气候优势,监狱在园艺基地种植杨梅、李子、枇杷等果树,在技工学校教师的指导下,罪犯们全程参与果树施肥、疏花、病虫害防治等管护工作,积累了果树栽培的实践经验。“这颗杨梅个头真大!”六月的果园里,罪犯们在民警监管下有序采摘,竹篮里很快堆满紫红、饱满的果实。

  收获的果实经清洗后,作为奖励分发给积极改造的罪犯,让劳动成果转化为改造动力。“第一次吃到自己种的水果,酸中带甜的味道特别难忘。”罪犯张某说,果实成熟的过程让他明白,任何改变都需要时间和耐心,改造之路同样如此。

竞赛提质

知识巩固改造成效

  “请回答:下列哪种果树适合采用嫁接繁殖技术?”近日,在监狱大红袍剧场内,来自八个监区的罪犯代表队围绕植物生长周期、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等内容展开知识竞赛,抢答器的提示音此起彼伏。

  今年以来,武夷山监狱深化探索“园艺+教育”的改造模式,邀请省技工学校教师授课,辅导罪犯学习园艺栽培技术,形成“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竞赛检验”的闭环培养体系,为罪犯刑满释放后的就业创业打下基础。

  从茶园里的专注采摘,到果园中的丰收喜悦,武夷山监狱通过园艺培训,让罪犯在劳动中习得技能,在收获中重塑认知,为罪犯铺就了一条脚踏实地的新生之路。

来源 | 武夷山监狱

作者 | 高翔 陈平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