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监狱深入贯彻落实局党委关于推进监狱工作现代化“六个抓”的部署要求,大胆创新工作载体,近日,与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签署《执监联动合作协议》,着力构建完善“大改造”格局。双方以“资源整合、效率提升、改造深化”为核心,在罪犯财产性判项执行、教育改造及司法流程优化等领域开启深度协作,为司法效能提升与社会关系修复注入新动能。
信息互通:智慧司法打通执行难点
针对罪犯财产性判项执行中常见的信息不对称、履行能力评估难等问题,协议建立“监狱—法院”双向信息互通机制。法院执行局可及时调取罪犯财产申报数据及改造表现档案,监狱也可协调法院开展罪犯财产性判项履行能力调查,提高执行到位率。
自6月4日试点以来,法院累计向监狱调取罪犯财产性判项及服刑期间履行情况信息700余条。监狱在法院的配合协助下,完成罪犯财产刑履行能力调证30余件。罪犯财产性判项执行效率大幅提升,主动履行意愿显著增强。
从心出发:温情司法修复社会伤痕
双方计划联合开展“蓝风铃”恢复性司法活动,通过“法治教育+心理干预+亲情感化”三维模式,推动罪犯从“被动改造”向“主动修复”转变。活动设置“被害者对话会”“赔偿计划制定工作坊”等环节,引导罪犯直面犯罪后果,真心认罪悔罪,主动弥补过错。通过制定个性化赔偿方案履行赔偿责任,推动社会关系的修复。
协同共治:联动司法创新工作模式
双方携手探索,以信息化赋能司法效能提升。近期,在翔安监狱举行了减刑假释巡回审判点揭牌仪式暨首次开庭宣判活动。该审判点集成智能庭审系统,支持现场与远程视频双模式开庭,既保障罪犯诉讼权利,又降低司法成本。法院可通过远程视频完成减刑案件审理,案件材料电子化率达100%,庭审时间将大幅缩短,实现“审理规范、监管安全、成本可控”三重目标。
下一步,翔安监狱将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意见精神,加强与法院、检察院等多部门的工作对接,在提升减假案件办理质效、强化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促进狱内外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共建,共同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法治保障。
来源 | 翔安监狱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