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平安,是发展的基础。福建监狱在构建“大安全”格局的实践中,积极学习借鉴“时代楷模”漳州110的先进理念和工作机制,在全国监狱系统率先成立狱内110队伍。他们全力捍卫监狱执法威严,守护司法公平正义,确保监管安全稳定,为平安、法治、文明监狱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已然成为福建监狱改革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为集中展现各监狱单位狱内110工作的特色亮点,“阳光闽狱”微信公众号特开设专栏“狱内110 · 高墙利剑”,陆续刊发各单位的探索实践和做法经验。
在省监狱管理局部署要求下,泉州监狱在全国监狱系统率先组建第一支狱内110中队,承担狱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罪犯严重违规处理、监区巡逻、出监押解等重要职责。近年来,这支维稳创安的“突击队”秉承“有警必接、快速果断、执法公正、安全至上”的理念,成为福建监狱特色品牌,被共青团福建省委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被省司法厅授予“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构建“阳光执法”新模式
“我要求110来处理,他们谁也不认识,不会有意偏袒。”平日里,如果遇到罪犯互相起冲突的情况,无论管教民警如何处置,总有一方不服,甚至双方都不服,导致警囚矛盾激化。
针对这一情况,泉州监狱对罪犯违规处理引入第三方介入机制,实行“调查—提起—合议—决定”四流程,24小时内完成执法闭环:狱内110、事发监区、狱内侦查科分别独立调查事情真相、锁定证据后,三方组成“合议庭”作出拟处理决定,报送监狱分管改造领导审核。整个流程中,三方相互协助、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有效解决“执法偏差”现象。
近年来,狱内110共处理罪犯违规案件上千起,没有出现过一起错案或程序违规,赢得监狱文明执法“示范岗”的好口碑。
打造“全时守护”新格局
泉州监狱是全省男犯关押数量最多的单位,也是全省第二个集中关押限制减刑罪犯的单位。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安全形势,狱内110作为一支机动力量,充分发挥了其综合保障职能。
以往,监区民警除了负责日常教育改造工作外,还需处理罪犯外诊、押解、物品传递等临时性任务。如今,由监狱指挥情报中心统一集约使用警力,将外来车辆跟带、车辆和罪犯进出监安检、夜间巡逻、突发事件处置等临时性任务,交给狱内110执行,基层民警负担大大减轻。
此外,狱内110在执行监区巡逻、重要部位和时段安全值守、周界安全检查、监控视频巡查等任务时,还能及时发现安全漏洞,第一时间收集全监各押犯单位的狱情、犯情,为监狱领导、指挥情报中心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开启“数智中枢”新征程
今年,泉州监狱引入全域数据采集系统、场景化智能物联网终端、三维电子指挥沙盘、数字孪生可视化技术,打造了“四维一体”指挥体系,将狱内110升级为集“感知、预警、指挥、处置”于一体的智慧中枢。无论是角落中的细微异常,还是区域里的人流变化,皆能通过场景化智能算法,将人、地、事、物、情的实时动态转化为数字信号,实现风险预判模型和虚实融合画面的整体构建,为维护监狱监管安全提供高效信息保障。
枕戈待旦,不辱使命,泉州监狱狱内110始终将“严管厚爱、守正求新、爱拼敢赢、勇争一流”的监狱优良传统融入血脉,用实际行动践行“有了110,安全请放心”的铮铮誓言。
来源 | 福建法治报 泉州监狱
作者 | 陈晓蓉 阴仁根 王锦源 郑航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