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建新医院时,面对高墙之内庄严肃穆的环境与身份特殊的病犯,我内心满是困惑与茫然。此前在社会医院从事护理工作时,“医者仁心”是我坚守的初心——以赤诚对待每一位患者,倾尽所能为他们缓解病痛。可当“监狱”二字与“医院”叠加,我不禁自问:监狱医院与社会医院究竟存在哪些本质差异?面对规则的转变,我又该如何找准行事的准则与方向?
初入监狱医疗岗位的我,像一本装满疑问的《十万个为什么》,总在工作间隙追着我的带教师父陈爱英请教:“为什么每次进出病房都要仔细清点物品数量?”“为什么与病犯沟通时必须保持固定的安全距离?”面对我源源不断的问题,她始终耐心细致,一点点为我揭开监狱医院护理工作的神秘面纱。
她告诉我,监狱医院的护士肩负着“双重使命”。第一重,是与所有医护人员无异的医者使命——治病救人。“无论他们有着怎样的过往,生命权与健康权都是平等的,我们的职责就是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医疗救治。”日常工作中,师父带着我为病犯开展治疗、进行基础护理,从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日常监测要点,到各类护理操作的规范流程,她都讲解得条理清晰,示范时眼神专注而温柔,那份对职业的敬畏与对患者的负责,与我在社会医院所见的医者毫无二致。
而更特殊的,是第二重使命——作为监狱人民警察的职责:维护监管安全,助力病犯新生。师父指着墙上的规章制度对我说:“这些看似严苛的规定,每一条背后都可能藏着血泪教训。清点药品,是为了防止危险物品流入,保障医疗与监管双安全;保持安全距离,既是保护我们自身,也是维护诊疗秩序的必要要求。”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我们的工作不止于治愈身体的病痛,更要通过严守纪律、秉持公正,为迷途的病犯搭建起新生的桥梁。
监狱医院的护士,左手托着医者的仁心,以专业守护生命尊严;右手扛着警察的忠诚,以责任维护监管安全。师父教给我的,不仅是扎实的护理技能,更是那份兼顾温情与原则的职业初心,是引导病犯走向新生的责任担当。如今的我,已然怀着敬畏之心,在这条特殊的医护道路上,坚定地朝着“双重使命”的方向稳步前行。
来源 | 建新医院
作者 | 余桂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