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选课,是一场“信息战”与“策略战”的结合。选对了课,GPA飙升、技能满点;选错了课,熬夜赶作业、期末挂科警告……
但这和高墙内的罪犯们,有什么关系
难道他们也要抢“选修课”?
没错,除了日常教育改造课程外
正是这些“选修课”
让他们得以完成“大变样”
不过他们的“选课”不靠网速手速
而是比拼“个人改造表现”
围绕完善“大改造”模式,榕城监狱坚持把教育改造作为监狱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以文化教育塑魂、职业教育赋能、阳明心学润心为抓手,进一步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切实减少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开设“选修课”,正是榕城监狱系统推进教育改造工作提质增效的举措之一。
文化教育塑魂
榕城监狱不仅新增家风文化等特色改造品牌,更着手与驻地非遗传人、高校专家学者等建立文化改造联盟,依托监狱“艺启新生·塑心筑梦”建设方案,着力打造“一监一品一特色”文化格局,培育形成“龙跃新生”舞龙队、“破茧新生”变脸队、“狮醒新生”舞狮队、“踏舞新生”高跷队、“扇韵新生”太极扇队、“鼓悟新生”锣鼓队、“和鸣新生”腰鼓队等项目,内容丰富、特色鲜明,营造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塑人”的浓厚改造文化氛围。
职业教育赋能
职业教育是帮助罪犯掌握一技之长、为刑释后就业谋生做好准备的重要途径。榕城监狱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就业能力为本”,构建“技能培训-认证考核-就业对接”全链条职业教育体系。监狱在奶茶、花卉课程的基础上,新增家政、理发等课程,覆盖更多低门槛、高需求的民生领域,持续增强临刑释人员谋生能力。
阳明心学润心
阳明心学读书会活动、立志启航仪式、“日行一善”养成活动、“阳明文化室”“书香监区”创建……随着阳明心学主题教育各教学项目和学用项目的系统推进,阳明心学的思想种子在罪犯心中不断生根发芽,转化成认罪悔罪、遵规守纪、改好向善的良好品德。在参与学用项目活动的学习过程中,罪犯们纷纷表示,自己学会了区分良知与人欲,懂得在具体事境中体会善念,自觉按良知提示作出正确选择。
从文化塑魂的非遗传承,到职业赋能的技能课堂,再到阳明心学的润心滋养,榕城监狱以“大改造”模式为笔,在教育改造的画卷上不断添彩,为罪犯重获新生铺路。
来源 | 榕城监狱
作者 | 陈晓蓉 严茂辉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