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既是挑战、更有机遇,要大胆创新、深挖潜力,发挥更显著的攻心治本功能。福建监狱深入践行“改造人”的宗旨,聚力“抓改造主业”,用心用情做好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不断总结提升基层典型经验做法,并加以推广运用,努力实现“盆景”变“风景”。
“名师工程”“导师工程”同向发力
“我们选拔培养一批政治强、业务精、善教学的骨干民警,组建民警讲师团队,通过狱内电视台、广播站、现场授课等方式,面向罪犯开展专题教育、技能传授、文化讲座等。”建阳监狱定期组织民警参加授课竞赛、危险性评估比赛、矫治个案分析等比武活动,促进民警专业能力提升。
宁德监狱在现有骨干民警专业讲师团的基础上,常态化开展法律、时事政治、文化等核心课程教学,通过开展授课比武“以赛促教”,持续打磨民警教学能力。同时,打造“金牌宣讲员”团队,组建民警矛盾化解小组,编写《矛盾化解手册》,定期开展各类专题培训,提升民警源头化解纠纷的专业素养。
翔安监狱制定“矫治名师”“管教能手”选拔标准,组建民警讲师团和心理专家队伍。邀请省内心理学专家进监教学,与高校共建“矫治人才实训基地”,常态化开展实战大练兵和“季度之星”评选活动,以学固本,以练强基。
“心灵处方”照亮新生之路
如何疗愈“心病”,一直是教育改造罪犯的痛点问题。泉州监狱联合泉州艺术学校,邀请专业音乐老师每周进监开设音乐鉴赏课,引导罪犯欣赏乐曲、理解乐理,帮助其深刻理解作品背后蕴含的故事和哲理。同时,组建“纯人声”合唱小组,由民警作为指挥员,组织罪犯合唱励志歌曲,让罪犯在旋律中领会团结的力量。
仓山监狱将罪犯矛盾“冲突点”转化为教育改造“发力点”,以分监区为单位设立矛盾化解工作室,并着眼矛盾表象下深层次心理症结,开展“内观+N”心理疗愈工程,整合传统文化、矛盾化解实务技术与其他心理疗法等教育资源,找准病灶、靶向施治。
闽江监狱巩固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心愈四阶全纳体系”,深入开展分层级全覆盖式的心理健康教育,逐层化解罪犯心理问题隐患。加强教育改造攻坚力量,启动特殊犯群集中矫正,由教育改造科牵头分片包干,建立攻坚转化小组,采取联动联教、靶向施策等方式,对高危监区存在一定改造难度的顽危犯开展攻坚转化工作。
解锁罪犯顺利回归“密码”
助力罪犯顺利回归社会,既要铸就向上向善的思想之魂,也需扫除回归社会的现实障碍,更要筑牢安身立命的能力基础。
永安监狱聚焦罪犯回归前高频法律问题,打造“多元协同”法援矩阵。依托公职律师每月“坐诊式”咨询实现个性化解忧;发挥“黄丝带”大型法援活动平台效应,联动社会力量集中破解政策衔接、债务清理等共性难题。龙岩监狱围绕社会生活适应需求,开展“情景模拟+实景演练”式教学,设计衣食住行、沟通交往等模块,引导罪犯逐步适应社会节奏。通过举办“金盆洗手”仪式、“人生感悟”演讲、“写给家人的一封信”等活动,唤醒亲情共鸣,激发罪犯回归动力。
此外,全省监狱与福建省第二高级技工学校携手,引进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设置多门实操课程,为考核合格者颁发职业技能证书,并结合市场需求动态调整培训方向。
来源 | 福建监狱融媒体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