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贯彻落实局党委推进福建监狱工作现代化“六个抓”举措,着力打造“名师工程”,大力培养矫治专家和教育能手,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效,日前,省局在武平县委党校举办全省监狱教育改造业务培训班。局属各押犯监狱教育改造科科长、副科长、出监监区分管领导、教育改造业务骨干等参加培训。
“名师工程”的生动实践
本次培训聚焦当前教育改造重点工作,围绕民警能力从“看守型”向“矫治型”转变需要,着力引入先进教育理论与技术。著名心理学家、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学新教授通过解析监狱“对分”教学案例,向参训民警详细阐述了对分课堂“讲授”“独学”“讨论”“对话”四个关键环节的实践操作要领,指导民警提高集体教育质效,充分调动罪犯学习主动性。

中国传媒大学宋素丽教授则以“叙事疗愈”为主题,精选优秀实例,就“如何利用影像叙事帮助罪犯审视内心、重构生命故事”“如何做好罪犯情绪疏导与认知改变”等主题展开讨论,指导参训民警提高情境敏感力、情绪体验力、情感同理力和情志表达力,现场气氛热烈,思想火花在碰撞中持续绽放。

有感于监狱民警的敬业精神,宋素丽教授撰写了《在武平,谈教育》,赞叹道:“监狱教育改造不仅仅是推动和唤醒,更是重塑。”同时,省局邀请宋教授担任民警“导师”,为女子监狱培养教育改造业务人才。
“用心用情”的业内对话
培训紧扣用心用情做好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着力对标先进、学习先进,邀请浙江、四川监狱系统专家,探讨推进罪犯出监教育、纠纷化解、法治宣传等重点工作。

浙江省监狱管理局教育改造处陈龙处长系统介绍了浙江监狱教育改造先进经验与探索实践,特别是推进罪犯教学有序化管理、矛盾化解、教学楼升级改造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为参训民警提供了宝贵借鉴。

四川省锦江监狱三级高级警长孙建书分享了锦江监狱在罪犯出监教育阶段实行“四层级评估、四梯度管理、四分类矫治”分类矫治体系,引导罪犯顺利回归社会的探索。
“福建足迹”的思想引领
在全国林改策源地“捷文村”,参训民警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感悟“接力奋斗、敢为人先”的林改武平经验,深受鼓舞,表示要以全面加强出监教育工作为契机,大胆创新、深挖潜力,切实让教育改造成为监狱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
在蕴含深厚历史底蕴的“百家大院”,参训民警亲身感受着历史文化的魅力,深入思考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道德规范、礼仪教化等精髓,更有效地融入罪犯的日常教育改造之中,实现启德育新、攻心治本。

学习圆满结束,实践扬帆起航。接下来,参训民警返回工作岗位,他们将秉承“人是可以改造的”“将罪犯改造好是很有意义的”共同信念,用心用情做好罪犯教育改造各项工作,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加快推进监狱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为有效降低重新犯罪率、维护社会安全稳定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 | 局教育改造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