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推进福建监狱工作现代化征程中,武夷山监狱聚焦改造主业,创新探索艺术矫治路径,以“一音一符、一剪一纸、一笔一画”为载体,将文化温度融入改造日常,让罪犯在艺术熏陶中剥离恶习、重建人格,为高墙内的新生注入温暖而坚韧的力量。
一音一符:合唱声里叩响心灵之门
当《平凡之路》的旋律在学习厅响起,数十名罪犯组成的合唱团正用和声传递心声。起初,罪犯刘某总是低头沉默,声音微弱,直言“唱歌改变不了我的人生”。民警没有放弃,而是组织合唱团开展主题分享,让大家畅谈“失落、失望、失掉方向”的过往。当不同的故事、相似的悔恨在歌声中汇聚,刘某逐渐敞开心扉:“原来不是我一个人在忏悔,这歌声里有彼此的支撑,我们能一起找到回归的‘平凡之路’。”如今,这场合唱早已超越文艺表演,成为罪犯宣泄情感、凝聚力量的“心灵课堂”,每一个音符都在洗刷过往罪错,唤醒对新生的渴望。
一剪一纸:红纸之上镌刻新生信念
罪犯覃某俯身案前,手中剪刀在红纸上流转,《金陵十二钗》剪纸长卷已初见雏形。初学剪纸时,他连直线都剪不顺畅,烦躁时便将作品揉成团,沮丧地说:“我这双犯过错的手,哪能做精细活?”
在民警的耐心指导下,覃某从简单图案练起,每天坚持数小时。指尖的酸痛、反复的修改,让他渐渐明白:每一次谨慎下剪,都是在修正过往的莽撞;每一处细节打磨,都是在重塑内心的规矩。当十二位古典人物跃然纸上,覃某触摸着作品感慨:“剪刀剪去了我的浮躁,红纸留住了对新生的期盼。”剪纸艺术不仅让他掌握了技能,更让他在专注中学会了沉淀与坚持。
一笔一画:黑板之上筑牢廉洁防线
“大家看这个案例,‘小贪小腐’往往是堕落的开始……”十八分监区的反腐警示教育课上,民警结合案例剖析法律风险,罪犯听得格外认真。课后,大家共同创作了《抗腐拒蚀警钟长鸣》黑板报,图文并茂地展现反腐理念。
“以前觉得反腐和自己没关系,现在才知道守住底线有多重要。”罪犯陈某说。创作过程中,从构思版面到书写绘画,每个人都投入极大热情,将课堂所学转化为生动的艺术表达。如今,这面黑板报不仅是分监区的“风景线”,更成为常态化反腐教育的“活教材”,时刻提醒着全体罪犯: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守法律与道德的防线,避免重蹈覆辙。
以艺术为桥,以矫治为要。武夷山监狱通过“三个一”艺术矫治模式,让罪犯在创造美、感受美的过程中完成自我救赎。未来,监狱将继续深耕文化改造路径,用艺术的力量点亮罪犯回归之路,为监狱教育改造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 | 武夷山监狱
作者 | 叶泽荣 黄晖 陈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